10月28日,江苏省级配网管控系统发出告警:镇江某线路06号至10号杆区间出现缺相异常。运维人员根据系统推送的定位信息,快速处理了因外力导致的耐张塔头脱落问题,全程仅用几十分钟。这得益于国网江苏电力在配网缺相故障监测技术上的突破,推动了运维模式升级。
为啃下缺相故障难以有效监测并触发警报这块“硬骨头”,国网江苏电力组建了专项技术团队,对近年来上千起配网故障案例展开了“抽丝剥茧”的分析,通过构建不同场景下的配变缺相数学模型,并融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等多源数据,于2024年11月率先研发出缺相故障定位功能。
“这套系统能对全省100多万台配电变压器和4万余条配网线路进行实时扫描,一旦识别到电压‘缺相特征’,便会自动关联拓扑关系,像‘拼图’一样精准锁定故障区段。”国网江苏电科院配电技术研究所五级职员李娟介绍,该系统实现了从数据到决策的全流程自动化,使电网具备了“自感知、自诊断”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团队持续推进算法优化与功能迭代,真正实现了对故障的“分钟级定位”,从源头提升缺相识别能力,有效降低了误报与漏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