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EPTC智能感知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一届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济南成功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海峰主持。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委员专家齐聚一堂,围绕2026年重点工作计划、智能感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智能感知新技术与新需求征集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伊始,专委会主任委员郭经红为会议致辞。他强调,智能感知技术是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保障能源体系自主可控的关键支撑。专委会要着力打造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促进前沿技术快速落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切实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郭主任对专委会工作提出两点核心期望:一要坚持以标准为牵引,构建科学先进、贴合产业实际的标准体系,为智能感知技术规模化高质量应用奠定基础;二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常态化开展“成果与需求”征集,精准把握行业痛点,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实质性供需合作与成果转化。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标准化与验证评价组组长毕建刚就智能感知技术标准化工作作专题发言。他指出,标准化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构建的重要基石,专委会将系统推进标准体系研究、关键标准研制及验证工作,凝聚各方力量共建科学、先进、实用的智能感知标准生态。
专委会副秘书长赵宇飞代表秘书处汇报了《专委会2026年工作计划(草案)》。他介绍到,专委会明年将重点围绕以下五项任务开展系列工作: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征集与供需对接、年度技术报告编写发布、智能感知技术大会举办及委员走访调研,并就标准体系研究思路和新技术新需求征集方案作了详细说明。
在研讨环节,与会委员、专家围绕工作计划、标准工作建议和新产品新需求征集策略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结合各自领域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场交流深入、氛围务实,为专委会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会议最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高海峰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各位委员的积极参与和真知灼见表示感谢,并表示秘书处将充分吸纳会议意见,完善2026年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随后,他明确了专委会下一阶段的三大发力点: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支撑;二是构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产用结合;三是聚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标准建设,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最后,他欢迎委员们继续基于专业与实践提出宝贵需求,共同推动专委会工作走深走实。
本次会议是EPTC智能感知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首次工作会议,标志着专委会工作体系正式建立并全面启动。专委会将以“加速高价值感知技术的落地应用,共同打造开放协作的智能感知产业生态”为宗旨,立足电力智能感知领域,着力构建“技术—场景—标准”三位一体的融合创新体系。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技术验证中心与标准协作网络,持续推动电力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