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届)配电网绿色发展西部大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17 10:24:15

2025年11月13-14日,以“配电网绿色低碳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第三届)配电网绿色发展西部大会在春城昆明成功举办。来自电力企业、科研机构、电力设计院、高等院校以及国内外从事配电设备研发、制造等单位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了线下会议。

0现场照片

本次大会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办,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电能技术专委会、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电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承办,南方电网澜湄国际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配电技术分委会、EPTC智能配电专家工作委员会协办。

大会设置主旨报告、专题技术报告、配电网国际业务需求对接路演、配电领域创新成果展等活动,聚焦西部地区新型配电系统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涵盖政策趋势研究、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三大方向,通过展览展示、路演洽谈等形式推动东西部产业协同与绿色低碳技术落地。

1董旭柱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

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 董旭柱

13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IEEE PES 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董旭柱主持。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刘相枪,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志伟分别进行了致辞。

2刘相枪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 刘相枪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刘相枪在致辞中指出,云南电网作为全球技术最先进、特性最复杂、电力最绿色的省级异步送端大电网,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发电量占比超85%,均为全国第一。她强调配电网正从无源单向向有源双向系统转变,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互动的核心枢纽,并倡议共建技术攻关联合体、共推示范项目规模化、共促区域标准软联通、共育绿色能源新生态。

3黄志伟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

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志伟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志伟在致辞中表示,在云南探讨“配电网绿色低碳与区域协同发展”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和西部地区能源优势,配电网正从“供电终端”升级为绿色低碳、互动共享的综合平台。他回顾了专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包括设立工作组、举办行业会议、出版专著、推动标准立项等,呼吁以大会为新起点,携手打造新型配电系统。

主旨报告

4钱国超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正高级工程师 钱国超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钱国超代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配电部配网管理经理雷一勇作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典型应用场景研究》的报告,阐述了配电网柔性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电网的短板,并重点介绍了电力电子装备在电压治理、负荷调控、故障自愈及应急保电等典型场景中的应用。通过技术经济性对比,凸显了柔性配电网在高可靠性、绿色消纳与运行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并表示南方电网将持续推动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应用,助力构建安全、高效、清洁的新型电力系统。

5郑耀东

南方电网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荣誉主任委员

IEEE PES 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耀东

南方电网储能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研团队荣誉主任委员、IEEE PES 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副主席、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耀东作了题为《多视角看新型储能》的报告,从产业、科研、电网三个视角分析了新型储能的关注要点,探讨了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示范应用,启发了对新型储能在当下与未来使用价值的思考,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视角。

6李敬如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敬如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敬如作了题为《“十五五”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思考》的报告,系统总结了“十四五”配电网建设成就,分析了当前政策与电力需求趋势,研判了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围绕构建新型配电系统目标,提出“安全-经济-绿色”协同发展思路与四项实施原则,明确“四个协同”发展路径,并从网架补强、城乡微网、能源转型、智慧支撑等方面部署关键举措,为“十五五”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实施指引。

7刘红文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

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南网战略级高级技术专家 刘红文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网战略级高级技术专家刘红文作了题为《新型配电系统数字化及故障主动处置技术》的报告,他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配电网正由“无源”网络向“源-网-荷-储”互动的有源系统深刻变革,其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项目组通过多年产学研攻关,在新型配电系统数字化提升、状态主动感知与运维、故障主动处置等方面形成系列自主创新技术,为系统韧性提升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8顾仕强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顾仕强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顾仕强代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文婷作了题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中低压透明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了通过全面感知、分析决策、远程调控等技术应用,实现台区自治、故障自愈、主配协同等解决方案,支撑中低压配电网精益化管理,发挥数据价值,有效降低设备运行维护难度和成本。

9姚良忠

欧洲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

国家引才计划特聘专家 姚良忠

下午的主旨报告由欧洲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院长、国家引才计划特聘专家姚良忠主持。

10李祖毅

IEEE Fellow、浙江大学求实讲席教授 李祖毅

IEEE Fellow、浙江大学求实讲席教授李祖毅作了题为《智能微电网助力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报告,他介绍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具有韧性的新型配电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微电网作为明确边界内的可控单元,形态灵活、功能多样,虽面临挑战,但潜力巨大。它可作为配电网基础单元,在促进新能源消纳、保障供电安全、增强配电网韧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1钟文政

佛山顺德供电局规划专责、高级工程师 钟文政

佛山顺德供电局规划专责、高级工程师钟文政作了题为《广东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情况交流》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广东顺德川崎汽车产业园区近零碳示范区的建设情况,通过开发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系统、布局充电设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及“栋级”能碳监控平台,实施绿电交易、碳汇增植和碳核减措施,为区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12刘传斌

中电新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刘传斌

中电新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传斌作了题为《“三商”助力新型配电网创新发展》的报告,以“数据-集成-智能”全链路技术闭环为核心逻辑,阐述了基于非接触式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构建数字化监测产品体系,解决配电网关键节点数据采集难题,通过系统“一张图”模式实现多源数据集成与建模,依托“AI+电力”技术落地配电台区综合管理、故障诊断与定位等场景化应用,明确了公司“数字化产品供应商、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化成果转化服务商”的“三商”定位。

13邵彦宁

邵彦宁代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裴求根

邵彦宁代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裴求根作了题为《数字孪生配网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主要介绍了打造配电网动态数字镜像过程中,配电网数字孪生面临的分布式资源状态观测难、海量亿级低压节点调控难、海量分布式资源运行调控困难等三大挑战及解决方法的分享。

14王伊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

亚太电力与新能源执行总监 王伊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亚太电力与新能源执行总监王伊作了题为《东盟加速能源转型的政策机会与挑战》的报告,聚焦东盟电力市场发展,指出该地区作为新兴市场,正面临强劲的电力需求增长,尤其在工业用电与数据中心等领域潜力显著。当前,各国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与新能源政策,但普遍面临电网投资不足、政策稳定性等挑战。报告认为,东盟电力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需持续关注其政策演进与基础设施发展,以把握未来投资与合作机遇。

15刘斯扬

云南省澜湄国家电力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二级拔尖技术专家、工程师 刘斯扬

云南省澜湄国家电力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二级拔尖技术专家、工程师刘斯扬作了题为《基于RISC-V架构的配电网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技术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基于RISC-V架构的配电网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结合云南电网典型台区的工程实践,阐述了感存算一体智能装备在电能质量监测、状态感知、故障诊断与分布式能源接入管理中的应用成效,通过自主设计的低功耗RISC-V芯片与电力鸿蒙操作系统适配,实现端侧快速决策与多源数据协同处理。

16塔维·康嘉伦

老挝国家电力公司降损及电力需求管理部副经理

Thavy KHAMCHALEUN

老挝国家电力公司降损及电力需求管理部副经理Thavy KHAMCHALEUN作了题为《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Demand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the Lao PDR》的报告,介绍了老挝正积极推动配电网现代化转型,具体举措包括努力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重点包括降低网损、改善供电质量、升级老化设施,并应对电动汽车普及等新兴需求。老挝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加强智能电表、配电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并寻求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以构建更坚韧、高效的配电系统。

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特设两场专题技术报告,分别围绕“AI 赋能新型配电系统与绿色智能装备”“面向配电台区的问题治理”等热点专题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专题技术报告内容丰富,各方观点相互碰撞,为与会嘉宾奉上了一场学术盛宴。

17专题报告一

专题报告一:AI赋能新型配电系统与绿色智能装备由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钱国超主持。本专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无人机巡检、视觉AI大模型、智能微电网、绿色智能配电装备等前沿技术,分享了配网机巡图片智能识别、配网工程数字化验收、智能微电网创新实践等技术成果,推动了AI技术与配电系统的深度融合。

18专题报告二

专题报告二:面向配电台区的问题治理由IEEE PES输配电技术委员会(中国)配电技术分委会副秘书长,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研究员、二级领军技术专家肖小兵主持。本专题针对配电台区面临的典型问题,探讨了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自主自治技术、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分布式治理技术、数智化配电网解决方案、“电网一张图”应用、台区电压质量监测与治理等关键技术,分享了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协调控制、三相不平衡经济性治理、配电网全景状态感知等实践经验,提升了配电台区的问题治理能力。

特色活动

1

2

3

4

5

6

7

会议同期举行配电网国际业务需求对接路演,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智能配电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伟豪主持。本次活动以“联接·赋能·共赢——共创智能配电网新时代”为主题,采用“方案发布+线下座谈”的方式,聚焦东南亚国家配电网发展难题,针对分布式能源并网消纳与配套设施建设、配电设备绿色智能发展、配电网数字化运维、微电网技术引入等问题开展业务需求对接活动。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等国际机构代表参与,促进了跨国合作与成果转化,推动了配电网国际业务的深入发展。

装备展览展示

1

2

3

4

5

6

本次大会的展览展示区集中呈现了配电网绿色低碳与智能装备的最新成果,吸引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和观摩交流。展区紧扣“绿色低碳与区域协同发展”主题,展示了智能配电、数字孪生、物联网感知等前沿技术与装备,彰显了行业创新活力与示范引领价值,为配电网数智化转型与区域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配电网绿色低碳发展与区域协同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汇聚了行业专家智慧,分享了创新技术成果,促进了东西部产业协同与绿色低碳技术应用落地,对推动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和区域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ogo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1幢12层2-1515

办公电话:010-50953892

邮       箱:union@eptc.org.cn

邮       编:100032

联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