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主配一体通信技术创新应用专题会议|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专题会议之一

发布时间:2025-10-20 16:06:33

8月22日,以“数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大会精彩继续。大会设置电力主配一体通信、空天地一体化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信创、物联感知等六场专题会议。

2

电力主配一体通信技术创新应用专题会议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通信需求与挑战,探讨主配一体通信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分享400G OTN、fgOTN、新一代PLC、硬隔离PON、5G-A/6G、DL-IoT、WAPI等通信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实践经验。旨在促进运力、算力、存力协同发展,支撑主配协同的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与数字孪生电网实时映射落地。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建明出席并主持会议。

3

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  刘建明

·行业报告解读·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通信目标网白皮书》

4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自控中心主任工程师  王玉东

核心观点: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下通信网络面临的覆盖不足、带宽受限等挑战。《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通信目标网白皮书》据此提出需要构建“主网智强、中压融合、低压透明、高速安全、天地一体”通信目标网。目标网由骨干、中压、低压通信网以及通信支撑网组成,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全覆盖。各层网络之间共享互通,相互协作,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的业务需求。

《白皮书》指出通过光无线融合、协议统一和标准引领,重点部署fgOTN、400G OTN、5G硬切片及空天地协同等关键技术,以实现电网全域覆盖、业务精准承载和智慧运营,有效支撑千万级分布式电源接入、全电磁暂态分析和电算网协同等高端应用,筑牢电网安全防线,提升灾害应急能力。

《fgOTN 电力应用实践》报告解读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电力通信网络面临的带宽升级与业务转型挑战,聚焦细粒度光传送网(fgOTN)技术,并建立了适应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传输体系,分享了现网应用、目标网架及业务统计方面的核心内容。

报告强调,fgOTN融合SDH和OTN的优势是解决高带宽需求的关键路径,根源在于传统技术局限性,建议加速推进技术标准统一和产品商用化,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通信需求。

新一代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

5

中国南方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处主管  陈宝仁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通信支撑不足的问题,提出构建超高速电力线载波(SPLC)技术体系,实现设备全连接与数据全采集。通信速率需提升至近4Mbps,支持分钟级采集与秒级控制,接入节点将扩展至千级规模。

报告指出,当前新型电力系统低压通信的根本问题在于传统电力线载波技术难以应对海量终端接入、高频数据采集和实时精准控制的需求。强调,IP化组网、电鸿操作系统与通感算一体化是实现多业务融合的关键路径。需加快芯片、模组与平台的标准化协同,共同推动形成开放互联的电力物联网生态,为分布式能源“四可”调控和配电网透明化提供坚实支撑。

·行业创新实践·

硬隔离PON技术在国网江苏公司的试点实践

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  江叶峰

核心观点:报告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4大挑战,提出了基于硬隔离PON的统一承载方案,最终构建“主配微协同”的新型通信网。通过苏州试点验证了单网承载配电自动化、视频与智辅采集的可行性,实现生产控制类与管理信息类业务承载于同一张GPON网络,传输带宽显著提升,业务稳定可靠。

报告指出,面对“十五五”期间,江苏公司配电通信网将按照“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深化新技术试点应用、持续深入开展网络覆盖、积极探索运维数字化手段。打造一张能够支撑江苏城市发展的配电网基础通信网络。

适应区域特色的电力无线专网多种技术融合研究及应用

7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书记、副主任 徐波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新疆电网通信覆盖难、控制不可靠问题,提出“业务驱动、技术融合、场景适配”方法,建立融合DL-IoT、EPDT、5G与卫星通信的协同体系。地广人稀与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使公网难以满足涉控业务安全需求,关键在于利用授权频段构建自主可控专网,通过多技术协同实现广覆盖、高可靠通信,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报告指出:新疆将从四个方面持续逐步开始工作,一是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十五五”配电通信网规划研究,形成两级规划报告,指导无线专网建设。二是需求前瞻化,结合新疆区域特色,持续开展无线专网与业务适配技术攻关,支撑业务灵活接入。三是技术深度融合,在关键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充分利用已授权频谱资源,打造无线专网新疆“样板”; 探索各类通信技术在电网的规模化应用,构建“空天地”立体网络。四是提升安全防护水平,持续完善无线专网通信安全防护,定制化部署安全策略,提升各类无线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CIGRE D2及D2电力光通信工作组介绍

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通信研究所所长助理

CIGRE D2电力光通信工作组召集人  张庚

核心观点:报告介绍了CIGRE 、CIGRE D2以及CIGRE D2中国的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重点分享了CIGRE D2.65 电力光通信工作组的申请背景、研究范围、目前国际专家成员招募情况。下一步将成立CIGRE D2中国电力光通信国内工作组,欢迎各单位光通信专家加入电力光通信国内工作组,与国际专家一起共同开展下一代电力光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智慧与力量。

量子保密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9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通信运检中心主任  刘军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挑战,提出融合光纤、卫星与无线的量子加密体系,分享了密钥分发原理及在调度、配电、新能源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报告强调,面对量子计算对传统加密的威胁,电力控制业务无线接入风险突出,量子与5G融合是实现安全可控的关键。建议加快小型化设备研发与标准建设,推动QKD与PQC协同,构建面向未来的电力安全防护体系。

广东电网主配一体化光通信创新实践

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通信管理部经理  亢中苗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与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出构建“全覆盖、泛在化、大带宽、高可靠”的主配协同光通信体系,重点分享OTN骨干网、ASON智能保护、IOPPC创新光缆及硬隔离GPON等技术应用。

报告强调,通信是实现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的数字底座,关键在于进一步实现主配网协同及端到端一体化安全管控。建议更深层次推进设备安全可控、量子保密通信融合,打造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及电网数字化转型的坚强通信网络。

国网福建电力新型光传输技术创新应用实践

10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信处处长  陈端云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下业务海量接入、控制向末端延伸带来的带宽、时延与可靠性挑战,提出基于兼具SDH硬隔离与OTN大带宽优势的fgOTN融合承载技术路径。

报告指出,平滑演进与标准引领是关键,需破解小颗粒业务承载与网络持续升级的难题。建议“十五五”后期推进“SDH+fgOTN”架构,通过AI智能运维与量子加密增强网络韧性,构建安全、高效、可演进的电力通信目标网,全面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数字化转型。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通信网融合管理数字支撑技术

11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通信服务中心副主任  邱兰馨

核心观点:报告针对配电通信网多技术并存、资源协同难等问题,提出“集资源、搭平台、建能力、促应用”架构,建立省地两级运行支撑体系,重点分享统一采集、通信一张图、全链路监视与移动运维等内容。

报告强调,下一步将加强智算应用、提高运维效率,扩大纳管范围、深化主配协同,提升运行水平、赋能业务场景。助力“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会议在刘建明主任的主持下,现场进行了研讨互动,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们围绕电力通信目标网、光通信、无线融合、AI赋能等前沿技术与演讲专家互动,就这些关键技术在电力场景中的融合创新与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从技术路径、实践难点等方面多维度建言,为能源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创新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电力主配一体通信技术创新应用专题会议以打造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网络为核心目标,旨在促进运力、算力、存力协同发展,支撑主配协同的电力通信网络建设与数字孪生电网实时映射落地,开启电力通信智能化新征程,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场专题会议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IEEE PES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委员会(中国)联合主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支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中国能源研究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IEEE PES PSCCSTC电力通信创新技术分委会、中位协能源北斗与时空服务专业委员会、EPTC电力信息通信专家工作委员会、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办。


logo
©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1幢12层2-1515

办公电话:010-50953892

邮       箱:union@eptc.org.cn

邮       编:100032

联盟公众号